我国目前是家电制造第一大国,也是家电消费第一大国。在家电行业由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发展进程中,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对促进家电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近日《中国标准化》记者采访了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曲宗峰。
曲宗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 、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标准化协会电器电子分会会长、OASES智能终端生态安全联盟副理事长等职务。参与并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国际课题,主导了国家智能家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设立。
《中国标准化》:自新《标准化法》确立团体标准法律地位以来,我国的团标工作发展迅猛,请介绍一下家用电器行业团体标准工作呈现出哪些特点,在推动行业市场化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曲宗峰:随着团体标准越来越受到各界认可,在发展过程中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以家用电器行业为例,现阶段的团体标准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标准制定更加体系化。与以往的单个标准, 散点分布不同,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在团体标准方面家电行业已经开始搭建智能、绿色、健康、养老适老、婴幼儿等团标体系,标准更加系统化,并向纵深化发展。
第二,更加重视标准质量和实用性。不同于团体标准发展初期,现阶段团体标准工作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开始减速增质。以中国标准化协会电器电子分会为例,在团标制定数量上,分会已由52项/年下降为32项/年,在控制数量的同时,分会在团标质量提升上下足工夫,今年制定的包括制冷器具NTC温度传感器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在内等四项团体标准成功入选了工信部2020年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此外,中家院今年推出的吸油烟机吸油烟效果认证、电热采暖炉的安全要求认证、智能家居设备无线连接性能认证等新自愿性认证也依托团体标准进行开发,受到了行业的认可。总体而言,精益求精,严把团标质量关,做精品团标,树龙头品牌是未来我们团体标准工作的重要方向。
第三,重视团体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之间的联动,助力团标升级。在2020年,中国标准化协会电器电子分会制定的3项团标——T/CAS 287-2017《家用电冰箱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T/CAS 289-2017《家用房间空气调节器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T/CAS 333-2019《家用和类似用途按摩椅技术要求》被国家标准大部分引用。T/CAS 342-2020《家用除湿机》等团标被行业标准采信,另外,《房间空气调节器长效节能评价方法与技术要求》《一体式空调噪声测试方法》等2项团标正在转化为IEC/ISO标准立项,打通团标升级为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标准化》:家电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家电领域)以及满足市场对家电性能用途多方面的需求,请您结合这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曲宗峰: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对家电行业,尤其是智能家电领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熟知的传感器、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5G等新技术,伴随着产业的升级,已经不再是概念性的内容,而是正在逐步与产业结合,融入到了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首先从产业升级角度来看,在这些新技术的赋能下,家电行业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一批具有工业互联网特征的家电智能制造工厂实现了产品定义、研发、制造、运维全生命周期管控;其次,从产品升级角度来看,各类新技术的应用,使家电从“粗放型”向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总体上来讲实现了家电产品功能的增加、性能的提升,用户体验的优化、能耗的降低。以家用空调为例,传统空调仅能调节房间温度,按照设定值和实际差值运行,而智能空调由于额外采用了红外、语音、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加上可以联网获取数据、学习用户偏好和习惯,并实现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多维度智能控制,可以为家庭的老、中、青、少、幼提供不同的空气服务,有人无人、人多人少、怕冷怕热都能提供舒适环境,加上变频等能够使产品性能提升的技术, 使消费者最关注的风感也可以自行定制,风速不仅有大有小,还可以有森林风、海滨风不同的感受,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家电行业的发展从始至终就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我国家电行业的早期发展主要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近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 随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逐步深化,面对消费市场分层日益明显的现状,家电行业一方面仍然在解决从无到有,满足需求的质量底线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具有更丰富需求,需要更多定制化服务的市场层级,则需要进行供给方面的升级。智能家电现阶段主要是对应高端需求供给。现阶段的智能家电研发方向除了满足广大用户的普遍需求外,还借助软件、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便利化、个性化服务,例如目前很多智能家电借助软件OTA技术实现家电控制程序和功能的升级和丰富,满足用户新使用需求;借助家电之间互联互通和场景控制可以实现烹饪过程信息等的分享,除了实现家电控制的便利化之外,还满足了基于家电的社交等需求,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居家烹饪成为很多家庭的重要活动,智能家电的这个功能满足了代际之间关爱需求。
此外,以安全为基础,智能为手段,健康、绿色为目标也是未来智能家电发展的方向。现阶段,在智能技术的支撑下,行业已经在针对健康监控、养护、分析等方面的大健康需求建立智能家电的应用场景,例如电水壶可以监测老人一天的喝水情况,智能马桶盖可以监测有心脏问题的老人是否突发心梗没有起来,甚至家里的智能开关和灯提供的数据,可以帮助人分析出老人是否出现危险状况,智能摄像头可以自动判别老人跌倒或者不适,而可以远程解锁的智能门锁则允许医护或者社区安保人员在子女不在的时候及时处置危险状况。相信未来随着智能家电与市场需求更紧密的连接,将衍生出更多有价值的细分发展方向,从而带动家电行业纵深发展。
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权威技术服务机构,中家院一直致力于智能产品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布局, 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现阶段,围绕智能产品,中家院已经搭建起智能产品及功能的智能水平评价体系建设,可实现以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兼容性、性能效率为核心的软件测试体系、以语音识别为核心的人机交互系统测试体系和包含互联互通、电磁兼容、无线性能在内的智能家居整体测试。
《中国标准化》:绿色节能和环境保护是家电行业的主题,家用电器行业在制定相关标准时,如何考虑的?就目前制定的这方面的标准来看,执行情况如何?收到哪些效果?
曲宗峰:从2016年开始,我国就一直在提倡构建工业领域绿色制造和生产者延伸制度,推进开展绿色制造体系中“四绿示范”工作(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以及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工作,并开始着手制定一系列绿色制造的标准,推动行业的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家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通用要求 节能环保》正在制定中,而围绕着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和生产者责任延伸领域,家电行业也已经开展了相关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工作。在各领域的标准制定方面,具体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如下:
第一,绿色设计产品是家电行业企业实践成效明显的前端环节。家电企业要统筹考虑原辅材料选用、生产、包装、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的资源环境影响,开展绿色产品工作。截止到2020年12月,工信部共发布了五批绿色设计产品名单(2171种),电冰箱、洗衣机和房间空调器绿色设计产品型号较多(三种产品总计392种),在所有产品中位居前三位,在所有绿色设计产品中占比能达到18%,家电行业绿色设计产品成效显著。
第二,由于绿色供应链构建涉及多环节、多主体, 对企业管理能力和协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普遍认为绿色供应链建设难度大。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家用电器行业积极参与标准,并且在绿色供应链构建已经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截至2020年12月,工信部已经发布了五批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名单共189 家,家电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的数量占比位8%,比如海尔,美的、TCL、长虹、格力、海信、九阳等。整体上,大型家电企业实践较好。
第三,生产者责任延伸履责侧重的是末端回收处理体系构建。现阶段部分大型家电行业已经有实践经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格力、长虹、海信、TCL、六安索伊、安徽尊贵等均为工信部首批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单位。2009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条例》发布实施,2011年开始,很多大家电的生产企业已经缴纳废弃产品的基金,补贴给处理企业, 这些生产企业已经履行了EPR的经济责任。从2015年这些企业也在探索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的行为责任,构建回收处理体系。整体来说,家电企业对于生产者责任延伸的认知和实践都是有很好基础的。但由于企业开展回收利用成本较高,家电企业执行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标准化》:在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家用电器行业有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行业里有哪些企业开始走上国际标准化舞台, 发挥了中国标准化的作用?
曲宗峰:近年来,随着我国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海尔、格力等国内领军家电制造企业在不断提升科研技术能力、制造加工水平、国际品牌影响力的同时,在标准化方面也开始走上国际舞台。现阶段,中国家电企业标准专家已开始参与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代表中国家电企业在家电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比如海尔已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市场战略局(IEC/MSB),并承担IEC/SC59A(洗碗机分委会)秘书处的管理以及IEC TC59/SC59M WG4(冰箱保鲜国际标准工作组)的牵头工作,其中由海尔为代表的中国冰箱企业主导立项并发布的冰箱保鲜国际标准IEC 63169在2020年6月正式发布。
转自《中国标准化》